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綜合體落地策劃
  • 溫泉旅游主題化-中山項目
  • 水上游樂全季化
  • 景區升級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劃公司)擔綱中國首家地心文化主題公園的旅游規劃、旅游策劃以及旅游規劃設計
  • 打造康養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項目)
旅游經營管理

田園綜合體的投資與運營

發布日期:2018-09-13
  田園綜合體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地方政府、鄉村社區及城里人,他們對田園綜合體的需求各不相同,又相互聯系: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田園綜合體可以幫助農村居民就業、推進城鄉統籌、撬動區域產業升級;從鄉村社區的角度來看,田園綜合體可以實現社區脫貧致富、營建美麗鄉村、復興鄉村活力;從城里人來看,田園綜合體可以帶給他們休閑愉悅的體驗、找到心靈的歸宿、提供投資創業的機會。因此,滿足不同參與主體的需求即投資田園綜合體的出發點。

  一、投資基本邏輯及策略
  田園綜合體投資的基本邏輯在于首先打好基礎,企業承接農業,避免實力弱小的農戶的短期導向行為,做中長期產業規劃,以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的方法提升農業產業,尤其是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在夯實基礎的情況下,找準驅動力,規劃打造新興驅動性產業——綜合旅游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在基礎產業和新興驅動性產業起來后,當地的社會經濟活動就會發生大的改變,該地區就可以開展人居環境建設,為原住民、新住民、游客這三類人群營造新型鄉村、小鎮,形成社區群,最終形成的是一個新的社會、新的社區。
  在投資策略安排上來看,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做好前期規劃,構建支撐產業體系,必須堅持規劃先行;
  第二,引進社會資本,創新項目融資模式;
  第三,引進先進管理方法,提高農業休閑質量,加強“田園+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設施建設;
  第四,創新主體間的合作模式,妥善處理政府、農民和企業三者間的關系,發揮三者主體作用,形成建設合力;
  第五,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質量。

  二、投融資模式
  政策性資金運用
  田園綜合體在投資建設中可以申請政策性補貼及政策性貸款,主要包括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政策性銀行貸款、旅游政策性補貼,此類資金成本很低,是理想的建設資金來源,但是要注意申報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相關部門要積極做好申報準備。

  PPP融資模式
  PPP合作模式具有強融資屬性,金融機構與社會資本在PPP項目的合同約定范圍內,參與PPP的投資運作,最終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在田園綜合體建成后,退出股權實現收益。社會資本與金融機構參與PPP項目的方式也可以是直接對PPP項目提供資金,最后獲得資金的收益。

  產業基金
  田園綜合體在導入產業時,往往需要產業基金做支撐,包括政府背景產業基金、VC/PE機構背景型產業基金、產業背景產業基金。根據產業基金的背景,可以產生不同的產業促進效果,田園綜合體應根據實際情況及發展需求選擇合作的產業基金。

  融資租賃
  田園綜合體項目開發的實際運作中,項目建設方可通過管網、機器設備等的租賃,解決項目建設初期的資金問題。除了這些設施、設備的常規租賃對象,田園綜合體內的酒店、民宿的建設也可以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

  銀行/信托貸款
  銀行貸款是田園綜合體內項目的傳統資金來源,主要以田園綜合體內的資產作抵押,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性項目建設等方面。主要為(項目)固定資產貸款。除了銀行貸款,還可以利用信托貸款,信托的抵押物更加靈活多元,限制更少,放款的速度比銀行更快,企業在報表上的處理方式更靈活。

  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融資是把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及其相關的上下游配套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解決了上下游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而且通過打通上下游融資瓶頸,還可以降低供應鏈條融資成本,提高核心企業及配套企業的競爭力。在田園綜合體融資中,可以運用供應鏈融資模式的主要是應收賬款質押、核心企業擔保、票據融資、保理業務等。

  三、投融資模式
  田園綜合體以農村集體、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組織引導農民參與建設管理,保障原住農民的參與權和受益權,共建共享。構建股份合作、財政資金股權量化等模式,讓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在利益分配上,農民可以在田園綜合體的建設中以農村土地入股村集體公司和鄉村運營平臺,定期分紅,還可以成為新建企業的員工獲取勞動報酬;或者通過土地及地上附著物的出讓獲取一次性補償。企業、村集體、平臺公司在實現完整業態后,能通過產業經營獲取經營性收入,如酒店、民宿社區配套等,還可以通過產業的打造帶動周邊土地升值,獲取更大收益。

  四、投資運營模式
  片區開發模式

  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優勢,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及各種農業休閑觀光項目,供城市居民到農業觀光園區參觀、休閑與娛樂。

  產業帶動模式
  休閑農園首先生產特色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過休閑農業這個平臺,吸引城市消費者來購買,從而拉動產業的發展。在這類園區中,游客除了餐飲旅游,還會帶回土特產品。

  科普教育模式
  主要類型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觀光休閑教育、少兒教育農業基地、農業博覽園。如農業科技園區作為連接科教單位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的重要紐帶,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產業孵化提供了實現的舞臺。

  民俗風情旅游模式
  民俗風情旅游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閑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鄉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田園養老模式
  隨著鄉村旅游的火熱及我國老齡化情況日益嚴重,鄉村田園養老度假成為一種新的養老模式。鄉村田園養老以農業休閑為主體,利用鄉村特殊的自然養生條件及富有鄉韻、利于康復身心的人文環境,與生態休閑、農業旅游、森林度假等相結合,開創出一種集田園生態休閑、鄉村健康飲食養生、農耕勞作體驗、鄉村社區生活于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休閑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
  隨著城市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滿足于簡單的逛公園休閑方式,而是尋求一些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利用節假日到郊區去體驗現代農業的風貌、參與農業勞作和進行垂釣、休閑娛樂等現實需求,對農業觀光和休閑的社會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國眾多農業科技園區由單一的生產示范功能,逐漸轉變為兼有休閑和觀光等多項功能的農業園區。

田園綜合體的投資與運營
◎陳虹旭

上一篇:智慧旅游3.0時代的三大痛點

下一篇:不是每個景區都有資格做景區,景區開發運營該怎么做?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在线_无码网站黑人在线观看_99久e精品热线免费_啪啪视频全日本a 区